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所蕴涵的理论思维和价值取向

日期:2017-08-26 浏览:426作者:陈锡喜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年第3期


摘  要  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需要推进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 “精神”而不是简单的“文字”的“三进”,即突显讲话内容中所蕴涵的理论思维和价值取向。它们体现在习近平实事求是的问题意识、唯物史观的历史意识、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治国理政的全局意识、宏观视野的世界意识、研读经典的学习意识之中。这些意识构成了习近平战略思维形成的根据(即现实起点、历史逻辑和价值取向),战略思维的主要内容(内政和国际),以及战略思维形成的基础。


关键词  习近平;讲话;意识;理论思维;价值取向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需要推进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根据多年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三进”的经验,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读懂中国,需要把握中国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关系,以及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从而在确立起历史眼光和世界眼光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的“三进”,不能停留在“文字”上,即不能满足于将讲话内容补充进教材和教学中,更需要“精神”的“三进”,即要突显讲话内容中所蕴涵的理论思维和价值取向。而中宣部所编发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12方面内容的最后一条,专列“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也凸现出理论思维和价值取向的重要性。


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体现出实事求是的问题意识、唯物史观的历史意识、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治国理政的全局意识、宏观视野的世界意识、研读经典的学习意识,它们涉及习近平战略思维形成的根据(即现实起点、历史逻辑和价值取向),战略思维的主要内容(内政和国际),以及战略思维形成的基础,从而彰显出理论思维和价值取向。


一、习近平战略思维形成的根据


习近平战略思维的形成,有三大根据,那就是问题意识中的现实根据,历史意识中的历史根据,以及主体意识中的价值根据。


1.现实起点:实事求是的问题意识


习近平2014年年末在全国政协举行的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中强调:“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他还指出:“当前,时和势总体有利,但艰和险在增多。”[1]这一讲话尽管是在习近平担任总书记2年后所说,但这清晰地表达了他一贯的实事求是的问题意识,而这是他形成战略思维的现实根据。可以说,习近平在十八大后所逐步形成的治国理政的战略思维,是以实事求是的问题意识为现实起点的。


习近平的问题意识,是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的。他对中国所处历史方位的基本判断是: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于中国梦的实现,这是我们不至于“妄自菲薄”的事实根据;然而,尽管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但仍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是我们决不能“妄自尊大”的事实根据。


直面现实,习近平认为,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之所以说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现在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是因为和30多年前改革起步时相比,第一,渐进式改革所能扫除的外围障碍,基本上已不存在,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问题越来越突显;第二,“思想观念的障碍”依然存在,但表现形式比过去更多样化和复杂化;第三,改革开放导致了利益的分化,但现在产生了改革开放初期还没有的“利益固化的藩篱”,它使社会流动性减弱,成为社会不公现象存在的深刻根源。总之,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的,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


其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四大危险,存在着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组织建设状况和党员干部素质与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之间存在的差距。更突出的是,一些党员甚至包括领导干部,在精神上“缺钙”,即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从而得了“软骨病”,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这又极大地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党的执政的精神基础。


2.历史逻辑:唯物史观的历史意识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2](P118)他是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和中国历史发展这两个维度的交集中,来聚焦他的战略思维的。因此,大跨度的历史意识,成为治国理政战略思维形成的历史逻辑。


习近平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中来考察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国从成立后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六个阶段。这表明,一方面,社会主义理想代表了人类对文明的追求,而科学社会主义从刚问世时被视为“幽灵”而发展到国际性运动以及制度的现实,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苏联模式已不适合时代的要求和中国的国情。


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中国经过艰苦探索,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此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及制度基础,尽管在探索中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甚至犯了“文化大革命”的全局性错误,但它本质上依然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因此,必须肯定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相互联系和重大区别,既不能割断历史而否认社会主义方向,也不能因当前存在诸多矛盾而试图回到“文化大革命”及以前的体制中寻找出路。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将它“推向了21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这一道路。按照这一历史逻辑,今天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出路,只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意愿和期盼,凝聚着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的奋斗和牺牲,凝聚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和实践,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3]而“党的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


中国之所以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有中华文明发展的内在基因。习近平经常强调,鞋子合不合自己的脚,只有自己穿了才知道。我们之所以既要积极借鉴人类文明有益成果和各国发展成功经验而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又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而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是因为一般地说,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特殊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中华民族在5 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重要精神支撑,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中国之所以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是近代以来中国发展跌宕起伏、人民斗争波澜壮阔的历史所决定的。鸦片战争以后,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的“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中国人在苦难中觉醒和奋起,积极探索中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朝什么样的方向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恰如“雄关漫道真如铁”;人们进行了很多尝试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找到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人间正道是沧桑”;这表明,坚持和发展这条道路,中国的明天一定“长风破浪会有时”。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这是从大跨度的历史视野中得出的中国今后发展必须坚持的基本结论。


3.价值取向: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


习近平形成他的治国理政的战略思维,还基于他的“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的价值取向。他强调,“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倾听人民呼声。”正因为如此,他明确表示,对于面对的艰难,“不是没有掂量过。但我们认准了党的宗旨使命,认准了人民的期待。”[1]


这一价值取向,体现在习近平所阐述的党的奋斗目标中。他在十八大闭幕时同记者见面会上的讲话时,掷地有声地承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包括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取向,体现在习近平对中国梦的阐述中。他强调,中国梦不仅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梦,也是人民幸福的梦。而对于“人民”,他不仅强调了整体的概念,也注入了个体的意蕴,即中国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要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


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也是党总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鲜经验。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提出的“八个必须”基本要求,“是对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鲜经验的科学总结,用新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进一步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是我们党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3]而这“八个必须”,其他都延续了十六大、十七大总结的“基本经验”,而在第一条突出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第四条强调内在要求是公平正义,极大了丰富了党的基本经验的内涵。没有人民的主体地位,没有公平正义,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


正是由党的奋斗目标定向,以党的新鲜经验导向,习近平强调了党的执政标准,那就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面对新的发展要求和人民的新的期待,“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有了新的丰富内涵,那就是在满足群众物质生活的温饱和小康的基础上,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这需要保证人民真正享有民主权利。这不仅要看人民是否在选举时有投票的权利,也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续参与的权利;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选举的权利,也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需要我们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共同发展,这样才能使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二、习近平战略思维的主要体现


以问题意识中的现实根据为起点,以历史意识中的历史根据为逻辑,以主体意识中的价值根据为取向,习近平形成了其鲜明的战略思维,主要体现在内政方面治国理政的全局意识和国际战略方面宏观视野的世界意识。


1.内政方面:治国理政的全局意识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全局意识,主要体现出“一体两翼两手抓”。“一体”就是实现中国梦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翼”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两手抓”就是一手抓意识形态工作,一手抓全面从严治党。


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概念,既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又是一种易为群众接受的形象表达,确立了鼓舞人心的奋斗目标,昭示了党和国家的美好前景。当然,实现“中国梦”,一要注意实干兴邦,避免空谈误国,二要注重把中国梦同各国各地区人民实现自己的梦想联系起来。这样,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梦的关键一招,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以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方法论。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所谓“全面”,它包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轴,是经济体制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了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而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本身就是追求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这一过程中,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因为这关系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通过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以牵引其他领域的改革。全面深化改革要将“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辩证统一起来,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并且把“摸着石头过河”深化为“摸规律”。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努力寻求关于改革的最大公约数,达成共识,增强合力,减少阻力,形成强大推动力。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它需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因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便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两翼”或两个“轮子”。它们是十八大后习近平形成的治国理政战略思维的“姊妹篇”。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核心要义和工作重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它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通过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主体地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及从中国实际出发的基本原则。


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厘清思路。我们会遇到各种干扰,国际上的一些敌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势力,也会不断制造舆论和事端,图谋把中国拉向全盘西化的轨道。无论是全面深化改革、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都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因此我们绝不能犯颠覆性的错误,而必须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对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存在的问题把得“准”,强调意识形态工作要抓得“狠”,而对“中心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远大理想和现实目标、党性和人民性、正面宣传和舆论斗争、总结经验和改革创新、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党动手和部门负责”等七方面的辩证关系的阐述,又很“稳妥”。习近平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而意识形态是极端重要的工作,因为党的群众基础、执政基础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宣传思想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根本任务没有变;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统一,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讲党性,要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正面宣传关键是提高质量和水平,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不能放弃舆论斗争,在大是大非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敢抓敢管,敢于亮剑;要总结宣传思想工作的丰富经验,但更加需理念、手段和基层工作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有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但也需要我们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宣传思想部门必须守土有责、负责、尽责,同时必须全党动手,对牵涉大是大非的政治原则问题,不能含糊其辞、退避三舍。


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还需要理顺民心。改革需要增加动力资源,而这一资源只能来自民心。由于当面临的四大危险之一,是脱离群众的危险,而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它既违背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又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因而成为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这就是为什么习近平在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同时,把整治“四风”这一“治标”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突破口、把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的切入点的缘由。因为它可以为解决党内其他问题创造更好的条件,即以“空间”来换“时间”,在减缓党面临的压力和初步理顺民心后,逐步推进深层次问题的改革和建设。然而,解决“四风”问题不是党的建设的全部内容和最终目标,要通过解决“四风”问题的“治标”,逐渐深入到制度建设的“治本”。正如习近平所说:“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必须经常抓、长期抓,特别是要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要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制定新的制度,完善已有的制度,废止不适用的制度。”以形成“四风”不能死灰复燃的制度保障。


2.国际战略:宏观视野的世界意识


习近平的国际战略思维,是把实现中国梦放到整个国际环境中来加以定位,而具有宏观视野的世界意识。这一世界意识的新的特点是,在中国和世界的互动中,思考中国发展的道路,而不仅仅是为中国的发展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


对中国和世界关系的基本判断,是我国国际战略的客观基础。习近平对这一总体形势的判断,主要是:其一,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即中国不再是受列强欺凌的国家,也不再是封闭的国家,甚至也不再仅仅是借助对外开放来促内部改革和发展的国家;其二,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但不确定因素增多,社会主义有新发展,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互联网对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


在中国和世界关系的这种格局中,中国必须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从历史来看,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是近代以来中国经历过的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上艰辛探索的延续。从现实来看,走和平发展道路有利于为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争取宽松的外部环境。从未来来看,这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中国“不称霸”的价值观的体现。


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今后要承担作为一个大国的责任,这就是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实践中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世界上,各种文明是平等的,我们既反对西方把他们的价值观和发展模式强加给我们,也不把我们的发展道路强加给其他国家,而是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多样化,维护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在国际战略中,我们既要坚定维护和平,又有积极参与竞争。从历史规律和世界潮流看,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好世界。然而,在国际竞争中,动作快就能抢占先机,掌握制高点和主动权,在就需要抓住机遇。而对当代中国而言,和平发展道路能否走通,既取决于中国能否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同时也取决于能否把中国机遇变为世界的机遇,亦即让其他国家也来“搭”中国的“顺风车”。在这一新的国际背景下,中国必须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


三、理论自觉:研读经典的学习意识


习近平之所以能在现实起点、历史逻辑和价值取向上作出科学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宏观的战略思维,其主观条件,最根本的是对于学习的重视。这不仅体现在他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上,体现在他对群众实践的体验上,更体现在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把握上。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博士毕业生,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习近平认为,学哲学、用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同时也是现实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给我们提供了化解改革发展困惑的理论思维,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以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内在资源。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学习马克思主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认识基本国情、发展大势乃至历史发展规律,促进我们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


习近平强调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原原本本学,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他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与中国改革发展实际相结合的需要,强调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其中包括学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基础的原理,以帮助我们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各种重大关系;学习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学习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以使我们牢固树立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的意识。同时,他还强调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


由于习近平深谙马克思主义是朴素的真理,他自己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长期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因此,其话语风格颇为“平易近人”。他善于用形象比喻来阐述道理,借俗文俚语来释疑解惑,引古代诗文以提纲掣领。“话风”的根源是“学风”,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学风”的实质是“党风”的表现。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提出的党要整顿“三风”之一,便是“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毛泽东概括了“党八股”的八大“罪状”,并批评有人写文章夸夸其谈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习近平一贯主张并积极倡导优良文风,反对不良文风。他“平易近人”的“话语”风格背后体现的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国力量”。他大量使用“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开弓没有回头箭”、“累并快乐着”等话语,体现了直面问题和困难的勇气,而没有“兜圈子”或“隔靴抓痒”,从而深深地震撼了干部群众。他大量使用“蹄疾而步稳”、“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打‘老虎’,拍‘苍蝇’”、“治大国如烹小鲜”等话语,来表达他的治国理政的战略思维,而没有“不着边际”或“悬在空中”,从而极大地鼓舞了干部群众。他大量使用“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话语,表达出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基因”的传承,使干部群众对坚持对于实现中国梦的更有了底气。他大量使用“‘压舱石’和‘助推器’”、“积土为石,积水为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等话语,来表达他在面对国际风云变幻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定力”,用让世界听得懂的中国话语,讲好了中国故事,传播好了中国声音,从而增强了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1-01(2).


[2]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3] 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J].求是,2013,(1).


[4] 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N].人民日报,2013-01-06(1).



(作者简介:陈锡喜,上海交通大学365bet投注开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