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教学大纲修订说明及教学重点难点

日期:2017-08-26 浏览:498作者:陈锡喜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年第9期

一、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的修订


为了贯彻十八大精神,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根据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以下简称“马工程”和“工程办”)的要求,在中宣部理论局和教育部社科司的直接领导下,自2013年初开始,进行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以下简称《当代》)的修订。


(一)修订过程


《当代》的修订经历了五个阶段:1、“教学建议”编写:贯彻十八大精神“教学建议”的编写,为教材修订奠定了基本思路和部分内容的基础。2、“修订方案”制定:在学习领会“工程办”关于教材修订精神以及召开调研座谈会基础上,拟定了“修订方案”,经过吸收“工程办”对修订方案意见和多方征求意见后,五易其稿,形成了“修订方案(上报稿)”(包括修订思路、修订提纲以及修改理由)。3、具体修订:经中宣部理论局批准,编写组严格按照“修订方案(上报稿)”着手修订,经过编写组的通稿会和两次修改,完成修订初稿,5月初上报“工程办”。4、修改完善:中宣部理论局召开两次修订工作会议和听取专家学者意见会,对第2版“修订初稿”进行两次较大修改,形成“修订送审稿”;在中宣部理论局主持的统稿会上,又对“修订送审稿”进行逐段逐句修改,形成了“修订上报统稿”。5、审改定稿:由中宣部理论局组织人员对“修订上报统稿”作最后审改定稿,某些内容作了较大调整。


(二)修订依据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修订工作的通知》(教社科司[2013]19号)要求:充分体现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吸收教师学生意见,认真解决教材之间的交叉重复问题,进一步改进文风。


在调研座谈会上,教师学生反映的意见主要是:1、总体评价:原《当代》在“工程办”指导下数易其稿而成,整体内容比较合理,现刚使用一轮,不宜大改。2、主要不足:层次性体现还不够,具体体现在:(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常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知识点等与本科《原理》、《概论》和研究生《中特研究》等教材内容表述上有重复;教学目的意义方法等写法与本科雷同。(2)学术性、思想性不充分,缺少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经典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与政治思潮和文化思潮、中国道路与其他社会主义运动和现代化道路的关系的比较研究,缺乏对关于发展、社会建设、生态等问题的其他理论和经验的比较研究等;某些对资本主义和社会思潮的批判比较简单化;缺乏问题意识等。(3)结构逻辑不清晰,整个教材的主线不清晰,各讲的框架不统一,各讲的内容有重复等。对于上述意见,凡合理的,编写组在修订时尽可能有所反应,对无法体现在教材(教学大纲)中的,作了沟通和说明。


(三)修订思路


“全面而适度”修订,在保持原教材整体框架不变的情况下,着重考虑:


1.从“树立世界眼光,确立创新意识,加强战略思维,增强战略定力”的角度,充分体现十八大精神;同时,尽可能解决与本科生、硕士生教材的表述内容重复问题,必须保留的重复内容,尽量从中国同世界关系的角度展开论述,以更好地体现“步步高”。


2.进一步体现“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看当代世界”的课程定位。关于“当代”,主要是指进入21世纪的人类社会,而要认识21世纪人类面临的问题,需要联系20世纪下半叶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是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分析当代世界国际经济政治热点问题和社会问题、当代科学技术前沿问题和科技社会问题、当代重大社会思潮和理论热点问题等。由于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因此认识当代世界问题,需要表明中国立场、关照中国发展,体现中国情怀,但不具体展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问题的具体回答。


3.进一步明确专题教学特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导向性原则的统一。本教材作为专题教学大纲,提供如何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看待当代世界格局、发展、社会、生态、思潮、科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八大问题的基本思路。因此,一方面,面对不同专业学生,教学中可形成不同逻辑框架和重点。另一方面,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都需要以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为基本遵循,教学中注重:(1)把“四个结合”作为教学途径,即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相结合,实现经典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统一;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实现世界视野和中国立场的统一;同研究重大现实问题相结合,实现对“主义”和“问题”的统一;同学习专业知识相结合,实现知识性和思想性的统一。(2)把强化理论思维能力训练作为教学重心,强调“为什么?”(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做到历史和逻辑的统一,进行拓展性思考,扩大学术视野,增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评价问题的能力,以提高理论素养。(3)把问题意识作为教学切入点,以涉及相关专题的社会热点、理论难点和思想疑点的交集问题导入,层层深入剖析,避免从概念或原理出发。(4)把增强战略定力作为落脚点,落实到“怎么样?”(从“所以然”引导到“所必然”),帮助博士生树立世界眼光、确立创新意识、加强战略思维,从而增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定力。


二、《当代》教学中体现十八大精神的重点


此次教材修订,重点是充分体现党的十八大精神(包括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等领导人重要讲话)。《当代》的教学体现十八大精神,主要是体现中国与世界关系上的相关思想,尽可能避免与本科和硕士生教材特别是《概论》和《中特研究》的简单重复,应重点反映如下内容:


(一)中国发展所处世界大势的基本判断


1.把握三个辩证关系:第一,中国面貌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但仍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第二,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但不确定因素增多。第三,社会主义有了新的发展,但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


2.确立基本理念:中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抵制抛弃社会主义的错误主张,又摆脱超越中国发展阶段和国际地位实际的非理性观念,做到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在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掌握制高点和主动权,扩大在世界上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


(二)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1.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十八大提出的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八个“基本要求”,除了贯穿于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中的解放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和平发展和党的领导的内容外,突出了“人民主体的地位”的根本价值,以及围绕人民主体地位的“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社会和谐”的“本质属性”,从而更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相比较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和党的奋斗目标。这八个“基本要求”,既是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改革攻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点问题、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的积极回应,又是对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正确指引;既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又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既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又涉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时还涉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价值观,又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正如习近平所说:这是“对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鲜经验的科学总结,用新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进一步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是我们党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这是十八大报告在理论上的最大亮点。


2.更加强调深化改革开放: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改革要坚持正确方向和正确方法论,把“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结合起来,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摸着石头过河”是要摸着规律过河。要努力寻求关于改革的最大公约数,达成共识,增强合力,减少阻力,形成强大推动力。中国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实现发展,同时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中,既要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又要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三)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1.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选择


(1)历史必然性: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消除战争,实现和平,是近代以后中国人民最迫切、最深厚的愿望。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的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艰辛探索和不断实践逐步形成的。


(2)现实必要性:世界繁荣稳定是中国的机遇,中国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必须有和平国际环境。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从历史规律和世界潮流看,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好世界。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包括中国人们在内的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2.走和平发展道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


(1)立场: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既让中国人民享受和平发展带来的利益,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又承担国际责任,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为解决全球性问题作出贡献。中国的发展既不损人利己、以邻为壑,又不屈服于外来压力,不放弃正当权益,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其他国家也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国与国才能和平相处。


(2)原则:以更积极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在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中勇于承担责任,做和平发展实践者、共同发展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参与者,推动国际秩序朝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坚持权利和义务的平衡,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主张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三、各讲教学中的若干重点难点


导论


(一)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 20世纪取得的巨大进步:科技革命和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社会主义的探索取得重大进展;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全面崩溃;和平与发展逐步成为时代主题;人类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空前提高。


2. 20世纪遗留的主要问题:和平;发展;民族宗教矛盾;资源环境问题;改善人类生存质量。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


1.用新的思想观点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把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2.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三)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


1. 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眼光:马克思主义是在世界视野中论证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眼光,是适应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需要。它要求我们善于从全球视野来观察、认识和评价问题。


2. 确立创新意识:马克思主义是通过不断创新而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创新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须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并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3. 加强战略思维:把“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战略上的“顶层设计”相结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第一讲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


(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


1. 社会生活的新变革: 人口结构和人的观念发生深刻变化,社会权利意识增强;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社会流动性加快;社会更加多元化。


2. 国家作用与国家间关系的调整:国家作用没有削弱;国家间关系更加复杂。


3. 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特点: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凸显。


4. 人类安全面临的新挑战:传统安全问题依然突出;非传统安全问题不断增多。


(二)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1.积极影响: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世界交往的扩大和多极化趋势。


2.带来挑战:全球性风险增多;限制主权国家的权力行使,某些被两极格局掩盖的矛盾暴露;文化矛盾和冲突出现新变化。


第二讲 当代发展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可以被人在实践中认识与把握的自然历史过程;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对自然形成的人的特殊活动范围的超越,随着社会发展而创造着的人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其目标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3.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要逐步消灭阶级之间、城乡之间、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


二、中国坚持科学发展对于解决当代发展问题的贡献


1.理念:蕴含了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新思路,为当代世界解决发展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


2.实践:体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科学、和平、和谐发展,开放、合作、共赢发展,对于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3.经验:对于其他国家解决发展问题提供启示;对发展中国家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提供借鉴。


第三讲 当代社会建设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


1.社会“有机体”思想: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是“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也是充满矛盾的;政治革命之后,还要进行社会改造和社会建设,为建设新社会创造更充分的条件。


2.社会建设和国家的关系:社会建设是国家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要根据社会发展目标和要求,建立和调整社会关系,完善社会服务,解决社会矛盾,应对社会风险。


3.社会建设的具体历史性:社会建设的内容受各国经济发展阶段、基本政治制度、历史文化传统等影响,因此不同国家不同阶段具有不同内容和形式。


4.社会建设的目标:理想目标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消除城乡之间、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二)当代社会问题的总根源


1.一般根源:人类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不能充分满足需求。


2.特殊根源:当代社会急剧变化;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法律制度等面临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加剧了社会排斥现象。


第四讲 当代生态环境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思想


1.自然界与社会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自然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中介”;人类活动不断使环境“人化”,并印证人的本质力量,并赋予这种力量以历史性质。


2.环境恶化是自然界“报复”人类的表现:人类过度向自然界索取,破坏了自然界和社会之间的平衡,使人与自然之间发生了“物质变换的断裂”,并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断裂”。


3.环境问题背后反映了人的社会关系:工业文明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资本主义剥削、殖民掠夺基础上,造成生产能力、消费欲望的无限扩张和生态环境的有限承载之间的矛盾。


4.环境问题须依靠人类共同努力:自然是人类“永远的共同财产”,不能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人类要做到对自然合理地控制与调节,需要对“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


(二)全球环境问题的表现与症结


1. 环境问题的复杂表现:对环境资源过度开发造成资源短缺,向环境过度排放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技术活动的失控或滥用造成技术污染;环境问题与社会安全问题和发展问题密切相关,社会安全必须有稳定的环境支撑,解决环境问题既要追究历史原因,也要考虑现实条件并致力于提高发展能力。


2.“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环境问题涉及全人类利益,世界各国共同负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义务和责任;与此同时,由于各国在历史上造成对环境破坏的责任、发展阶段和经济技术实力等的不同,承担的治理责任也应当有所差别;发达国家在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环境问题方面负有特殊责任。


第五讲 当代社会思潮


(一)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形式


1.社会思潮的概念:社会思潮是指反映某一阶级、阶层或群体的利益和要求,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的思想趋势和潮流。从一个层面反映社会生活的变化,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形式。


2.社会思潮的特点:社会思潮多运用表达一定诉求的概念体系来征服人心,蕴涵着较强的情感冲动。当一种理论或价值取向调动相当数量群众的情绪时,产生一定的社会共鸣,进而形成社会思潮。


3.社会思潮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以及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社会人群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自身权利意识增长,大众传媒尤其是新型传媒的推动,使社会思潮更易于形成和传播。


(二)当代资本主义价值观及其对社会思潮的影响


1.资本主义价值观本质:资本主义价值观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发展,为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工业化、市场化、现代化进程铺平了思想道路;包含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因素;主要反映资产阶级利益,经济上为雇佣劳动关系和市场经济准则作道义辩护,政治上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支撑,文化上反映了资产阶级道德准则和精神要求,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


2.资本主义价值观虚伪性:资产阶级建立了阶级统治后,就背离了当初宣言,只要资产阶级的统治受到威胁,就立即把“'自由,平等,博爱'这一格言代之以毫不含糊的'步兵,骑兵,炮兵!'”


3、资本主义价值观弊端:资本主义价值观强调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功利主义,强调自我利益为中心,最终导致极端利己主义。


第六讲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基本思想


1.科学技术的本质: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关系和改造关系,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主要方式,体现了人类特有的能动性,其客观基础是社会实践。


2.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推动历史进步的革命力量。先进生产力的标志,改变人和自然关系的因素,社会变革的杠杆,促进人的发展的动力。


3.科学技术的社会条件: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和文艺复兴的精神解放,促进了近代第一次科学革命的爆发,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独立的、系统的自然科学;资本扩张和社会化生产发展,推动科学转化为技术,爆发了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成为生产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使科学技术成为劳动者的“异己”力量。


4.科学技术应用后果的两重性:一方面从自然界获得巨大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人类对自然界的每一个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人类。


(二)当代科学技术评价


1.社会价值越来越突出:实现劳动工具自动化、劳动对象合成化、人的劳动智能化、劳动管理信息化,从而成为“第一生产力”;为促进不同国家、民族和人民之间普遍交往创造了思想环境和技术条件;通过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传播,提高了人们精神文化素质,提高了生活质量。


2.社会约束程度越来越高: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强大的物质条件;社会利益关系的分化,制约了科学研究的方向、目标和进程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科研体制和社会制度,成为科学技术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学术氛围和价值观评价,越来越干预科研活动及其成果应用。


3.技术应用可能导致的负面效应越来越凸显,成为一把“双刃剑”:人类对当代科学技术的不合理使用,带来了一系列全球性问题;技术理性主义的泛化,逐渐成为一种意识形态,迫使人成为按技术“合理”规则行事的“单向度的人”。


(三) 把握崇尚科学和反对“唯科学主义”的关系


1.既反对“唯科学主义”,又规避“反科学”主义:反对绝对主义真理观,承认科学的相对真理性;反对把科学认识和方法视为把握世界的唯一途径,承认科学方法的普遍有效性;反对科学技术万能论,承认科学技术的强大社会功能;反对在人文社会学科中机械套用自然科学方法,承认自然科学方法对于人文社会领域问题研究的借鉴价值。


2.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起来:发展依然是当代世界主题,当代中国的根本任务是实现现代化,其有效手段仍然是科学技术;科学理性和价值理性并非对立,“唯科学主义”是“工具理性主义”,“崇尚科学”是崇尚科学精神;赋予科技活动以人文关怀;正确评价科技及其应用的两重性,把科技的发展同它的应用及其社会后果区别开来;关注科技在研究和应用中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传播价值理性,完善法律、监管体制和评价机制等。


3.把追求“真”的科研活动与追“善”的社会价值担当结合起来:在科研方向的确定直到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的各个环节中,确立使科技成果最大限度惠及全体人民价值理念;遵循科学规范和学术道德;普及科技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用科学理性影响政府的科学决策。


第七讲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矛盾


1.当代资本主义面临危机:随着资本的全球扩张和世界经济体系矛盾的加深,世界资本主义面临着不可避免的危机,如金融体系动荡、国家实力相对衰落,以及信任危机、文化危机、财政危机、生态危机等。


2.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发达国家把自己的发达建立在发展中国家的落后之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没有因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使自身走向繁荣富强;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现状预示,建立在贪婪、不公正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之上的世界体系是没有前途的。


(二)国际金融危机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1. 经济危机在当代的新表征: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经历了从“滞胀”危机到金融危机的演化过程;这一演化既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理论调整相关,也表明资本主义已发展到金融资本占据统治地位的时期。


2.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多重原因:金融创新过度,金融监管不力;经济过度虚拟化,各种金融衍生产品脱离实体经济;以美国为首的国际金融垄断资本的形成,强化了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


3.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的无限扩张与社会的有限需求之间的矛盾,从而金融创新过度和金融监管不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金融资本的全球化等,成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生产相对过剩仍然是危机的实质。


4.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启示:反映美国近30年来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破产,暴露了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全球经济秩序的不公正、不合理;说明经济全球化过程不应是全球资本主义化过程;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依然的科学性。


第八讲 当代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


1. 社会主义生命力的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有了新的发展。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为社会主义注入了强大生机与活力;“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2. 现代化道路多样化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起,既顺应世界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积极借鉴人类文明有益成果和各国发展成功经验,又适合中国历史和国情的选择,没有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走出了一条既不同于苏联模式、又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体现了对于人类文明和现代化道路多样性的价值;否定了“西方中心论”构建的话语体系,反驳了“资本主义终结历史论”;“可以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


(二)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


1.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中国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不同形式和程度的改革;各国共产党重新分化组合,有的努力重建共产党组织,有的成为国内政坛举足轻重的力量;各国左翼运动有新的发展势头,拉美左派力量崛起并在一些国家执政;西方左翼思潮坚持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西方社会出现了新的“马克思热”。


2.对人类理想社会的追求:人类社会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没有剥削压迫和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是人类追求的理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了它不可能是“历史的终结”;马克思的“两个不可避免”和“两个决不会”思想是统一的;脚踏实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