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第六讲重点难点问题解析

日期:2017-08-26 浏览:686作者:陈锡喜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年第7期

[摘要]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第六讲,以科技与社会的关系为主线,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革命力量的基本思想,二战后新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演变和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形成的影响以及当代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和社会约束;概括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特征,并展望了发展趋势;论述了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紧迫感和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必要性。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当代;科学技术发展;重点难点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分析当代科技与社会关系问题,是新课程的三大任务之一。课程设置调整前,理工类博士生原开设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为54学时,现要将其内容压缩到新课程的第六讲“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之中(一般讲授3学时),难度很大,何况原理工类硕士生开设过36学时的“自然辩证法概论”,现硕士生新课程仍保留18学时的“自然辩证法概论”作为必选课,相关内容理工类硕士生都较系统地学习过。为此,为体现研究生新课程设置的“层次性”(即“步步高”)原则,本讲只能编入有限的教学内容,即“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态势”和“科技创新与创新型国家建设”,在此基础上确立思想性和针对性的重点教学目标:一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基本思想,理解新科技革命对战后世界产生的影响,从而把握科技与社会的关系;二是在了解当代科技发展的主要特征、整体趋势和前沿动态,以及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基本内涵和战略要求的基础上,确立创新意识,增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重点之一:从三个方面把握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1.理论观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革命力量


(1)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科学技术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关系和改造关系,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主要方式,体现了人类特有的能动性,其客观基础,是社会实践。


(2)关于科学技术的历史作用: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革命力量。它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物质财富的迅速增加,成为先进生产力的标志;它改变着人和自然的关系,推动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从原始时期混沌的“天人合一”,到近代人类征服自然的演化;它改变了人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科学技术所推进的生产工具的变革,成为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变革的指示器;它的进步,扩大了人们的交往关系,成为推进社会变革的杠杆;它促进了人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特有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因为人的思维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成为人们完善人格的重要推动力量,使真善美能够得以实现统一。


(3)关于科学技术的社会制约: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和应用,离不开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以及文艺复兴的精神解放,使人们得以将对自然界进行系统观察实验与理性方法结合起来,从而爆发了近代第一次科学革命,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独立的、系统的自然科学。资本的逻辑和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需要,将科学大规模地直接转化为技术,从而爆发了第一次技术革命。但是,资本主义由于其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使科学技术仅仅成为致富的手段,成为劳动者的“异己”力量,从而制约了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社会化转化。


(4)关于科学技术应用后果的两重性: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人类对自然界的每一个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人类,因此,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需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2.实践证明之一:二战后新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演变以及和平和发展时代主题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1)新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的影响。由发达国家开始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客观上要求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一系列的调整,从而使资本主义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尽管这些变化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但是,却大大缓和了社会矛盾。


(2)新科技革命对战后世界格局变化的影响。新科技革命的兴起,既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又加深了世界经济矛盾的复杂化和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从而成为影响二战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资本主义世界矛盾的复杂化和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深层次原因,都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有关。


(3)新科技革命对战后时代主题演变的影响。新科技革命影响下的世界经济关系和政治格局的变化,使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当代世界两大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和平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现代战争技术条件的变化,使战争既关系到整个人类的命运,又成为遏制战争的因素,从而成为和平的促进因素。和平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科技水平和信息资源的差别扩大了南北差距,使发展和再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不同社会制度的竞争,也集中体现在综合国力上。已成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从而成为发展的促进因素。


(4)新科技革命对社会主义提出的历史课题。由新科技革命引发的上述变化,对社会主义国家提出了如何适应新科技革命的要求以获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竞争优势,更好地融入世界潮流,以尽快实现现代化目标等新的历史课题。


3.实践证明之二: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1)当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越来越突出:当代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各个要素中,使生产力实现了质的飞跃,它极大提高了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生产经营的管理水平,创造出更完善的劳动工具,扩大了劳动对象,开拓了新的生产领域,提升了政务和商务工作效率,改变了劳动方式、职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解决生态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的重要途径;当代科学技术不断改变着人们的交往形式,提出了改变社会关系的任务,并为实现这一变革提供了技术条件,从而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当代科学技术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了人的解放,它通过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传播,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具有直接的认知价值以及间接的审美价值和道德价值,它为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形式和手段,它解放了人的体力和脑力,提高了人们的学习效率、生活质量和保健水平,它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乃至行为方式;当代科学技术影响着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包括意识形态的变化,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和价值理性的进步,促进了不同国家、民族和人民之间的交流和交往。


(2)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约束程度越来越高:科学技术发展规模的扩张,需要现代生产力高速发展为其提供物质条件;科研的方向、目标和进程,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实现,受到不断分化的社会利益关系的制约;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越来越依赖民主的政治体制和自由的学术氛围的保障;科研活动及其成果的运用,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意识形态特别是社会价值观评价的干预。


(3)当代科学技术在应用中可能导致的负面效应越来越凸现: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技术的应用成为一把双刃剑,当人们还不能正确驾驭技术发明而更好地发挥它的内在价值时,会给人类带来巨大威胁甚至灾难,使之成为人的发展的“异化”力量;对当代科学技术的不合理使用,对于人类而言,带来了诸如核利用失控、资源透支、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工具理性主义的泛化,逐渐成为一种以科技的工具价值贬低其他价值的意识形态,对于个人而言,使人成为其一切行为都按技术上最“合理”的规则来安排的“单向度的人”。


二、重点之二:从两个方面增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1.从当代世界科技发展态势和中国面临的挑战中,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紧迫感


(1)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预示了科技创新的态势。与20世纪以前的科学技术相比,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如科技发展加速化,科技知识综合化,科技研究集约化,科研开发国际化,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科技人文交融化,科技经济社会互动化,等等。这些特征的强化,预示着世界科学技术处于革命性变革的前夜。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需求看,世界几十亿人追求现代化生活方式与资源供给能力、环境承载能力不足的矛盾,呼唤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从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可能性看,科学革命是长期量的积累基础上的突变,新科技革命以来,尽管知识呈爆炸增长态势,但还没有出现足以比肩相对论、量子论的科学革命;而一些科学理论体系所呈现的内在不协调性,也在酝酿着新的理论突破;近代以来技术革命周期缩短的趋势,也在等待这样的突破。


(2)中国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要求中国尽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把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重视基础研究,超前部署发展前沿技术及战略产业,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在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权。而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总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发明专利数量少;科学研究质量不高,优秀拔尖人才匮乏;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存在不少弊端。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权,我国就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在引进基础上注重消化吸收再创新,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切实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


(3)看到中国具有的有利条件使我们确立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自信。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家层面先后提出过向科学进军、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从科学研究的理念到科技工作的地位、从科技体制机制到科研环境条件、从科研布局到科技实力等各个方面,我们都有了历史性变化。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进步,对科技创新提出了巨大需求,也奠定了坚实基础。日趋活跃的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使我们能分享新科技革命成果。更重要的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能够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和发挥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结合起来,为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2.从科学发展观看建设创新型国家所应确立的观念


(1)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让科技创新和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方向,把科技创新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紧密结合起来,与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紧密结合起来;要适当区分技术发明的功利性和科学发现的非功利性,使科学发展能更持久地支撑技术发明。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战略主线,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要掌握一批核心技术,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创造一批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国际著名品牌。


(2)确立加强科技发展规划,抢占战略制高点的观念。一方面要扩大多种形式的国际和地区科技交流合作,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另一方面要实施国家科技重大科技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把国家发展和安全的命运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3)确立推进体制创新和深化教育改革的整体观念。要通过科技体制创新来构建创新型国家的内部体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要通过其他创新来完善建设创新体系的外部生态:以制度创新促进科技创新,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有利于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摈弃纯粹量化的科研评价体系和管理方式,完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和市场环境;通过理论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文化驱动力,营造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要通过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创新实践中发现和使用人才、培育和锻炼人才、凝聚和成就人才,使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资源。


(4)确立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主体的观念:创新型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科技知识,更需要弘扬热爱祖国、勇于奉献、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敢为人先的精神,具有科学意识、确立科学精神和运用科学方法,善于合理应用科技知识进行创造和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同时需要培养创新和锻炼能力。创新能力具有综合性,包括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协调能力,对各种信息进行处理的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评价问题的能力,基于问题作出科学决策的能力,将决策转化为实践的组织协调能力,根据工艺流程或操作规程进行创新工作的能力,等等。


三、难点之一:如何全面理解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但是,科学技术同生产力的关系,是线性的机械的决定关系,还是历史的变量关系?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甚至是第一生产力,而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理论,那么是否能够推导出“科学技术是历史发展的最终根源和动力”的结论?全面理解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必要的。这可从两个方面作探讨:


1.按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思路来理解:科学技术同生产力的关系是动态的变量关系


(1)在古代,科学技术只是间接生产力。古代由于科学不具备独立的、系统的形态,科学通过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还不存在必然的逻辑,因而科学技术还只是间接的生产力。劳动过程中的经验和工艺,才是直接生产力。


(2)到近代,科学通过技术运用而转化为直接生产力。马克思强调“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1](P664)但具体论证时,他是基于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而展开的,他说“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时,是说“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2](P221)他还说:“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本身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2](219-220)这些论述,都是鉴于近代科学技术的运用而概括出来的结论。近代由于资本主义通过科学把巨大自然力并入工业化过程,促进了生产工具的变革,创造出超越过去一切世代的生产力,使科学技术成为直接生产力。


(3)走进当代,科学技术逐渐演化为第一生产力。哈贝马斯20世纪60年代曾经提出过“科学技术是第一位的生产力”的观点。1975年邓小平在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进行全面整顿之时,针对“四人帮”颠倒是非的言论,强调科学技术叫生产力,科技人员是劳动者。1978年3月,邓小平顶住“两个凡是”的压力,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讲话,重申并系统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1988年9月,邓小平在同外宾的谈话中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P245-275)从量上看,当代科学技术促进了劳动对象合成化、劳动工具自动化、人的劳动智能化、生产管理信息化,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质上看,当代科学技术推进了产业结构、劳动结构的变化,决定了生产发展的方向,增长方式实现了粗放型向集约型、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转变,从而催化了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分的重新配置,并使“知识经济”初现端倪。


2.按辩证的观点来认识:科学技术的应用受社会条件制约,对社会进步可能起到“双刃剑”作用


(1)充分认识科技革命对近现代社会变革和马克思主义诞生发展的积极作用。17、18世纪近代经典物理学革命,引发了以蒸汽机和纺织机的发明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从而推动了机器制造产业的兴起,为资本主义确立其在欧洲的地位提供了技术条件。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社会条件。19世纪下半叶电磁理论等的突破,引发了以电气化和内燃机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重工业成为新兴产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和资本的垄断程度都大大提高,为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为垄断提供了技术条件。垄断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发展,为列宁主义的诞生提供了社会条件。20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创立,是又一次重大的科学革命。此后,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等软科学理论相继问世,高分子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有了突破性发展。二战结束后,以上述科学理论为基础,新能源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发明运用为标志,爆发了第三次技术革命或称新科技革命。新科技革命使现代科学技术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各个环节,带动了第三次产业革命,使生产力发生质的飞跃,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增长,也成为战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演变、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形成的催化因素,并为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缓和、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以及文化交流交融交锋趋于频繁,提供了技术条件。这一些,都构成对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模式的挑战因素,从而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时代背景。


(2)关注科学技术在研究方向和运用中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当代科学技术的功利价值日益彰显,当它带来越来越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时,其获得的社会评价也越来越高。但是,在和平、发展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关系人类共同利益的全球战略性问题的背景下,需要更多关注科学技术在研究方向和运用中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当人类期望通过科学技术获得更大利益时,理应高度重视它所隐含的某些后果甚至社会风险,如原子核能的滥用,微电子技术的差错,基因重组技术和克隆技术的误用,等等,更不用说强大的技术手段大规模地打破了人和自然的生态平衡。我们赞叹科学是人类理性的最高成就,但又必须看到,科学技术本身并不能解决社会发展的所有问题,当它的运用变为人类的异化力量时,人们应该对它的方向、规模和运用加以控制。


(3)正确分析和评价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的两重性。科学技术在运用中对社会进步产生的负面作用,有着深刻的原因:从思想观念看,人类因改造自然的胜利而过高估计了对自然的征服能力;从发展水平看,一定阶段的科学技术创造了“人化自然”,却不可能完全预测它的后续效应;从社会层面看,主要根源于不断扩张的资本和特殊利益集团对科学技术的“绑架”、有效法律和制度监管的缺失、道德约束和正确价值观导向的不足,等等。科学技术只是人类认识改造世界的工具,它给人类带来什么,取决于人们如何看待和使用科学技术;要把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同它的应用及其社会后果区别开来;要使科学技术更好地为社会进步服务,需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发展和传播价值理性,完善法律、监管体制和评价机制,等等。


基于上述两方面的探讨,我们应该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当我们说“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两个命题时,万不可按形式逻辑规则简单推演出“科学技术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命题,而应把科学技术的生产和发展,放到人类一定的社会实践背景中加以考察。


四、难点之二:如何全面把握崇尚科学和反对“唯科学主义”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包括“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在内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然而,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并逐渐上升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意识形态”时,有人提出了警惕“科学主义”的观点,并形成了“反科学主义”的社会思潮。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来说,应该更强调科学精神,还是更强调“反科学主义”呢?由于对“科学主义”的解释,歧义太大,因而,我们要注意划清的,是崇尚科学与“唯科学主义”的界限。这可从三个方面作探讨:


1.在反对“唯科学主义”的同时,避免“反科学”主义的消极影响


(1)“唯科学主义”违背了科学精神。科学技术获得的辉煌成就,使越来越多的人表现出对科学的强烈崇拜,科学知识被认为是客观、正确的代名词,科学方法被认为是普遍有效的。有人甚至认为,只要按科学办事,人们就能发现社会历史发展的所有真理,并解决人类生活的所有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唯科学主义”。然而,“唯科学主义” 对科学地位与作用的极端崇拜,恰恰违背了科学的理性批判精神,把科学方法的有效性、科学理论的正确性、科学成果的适用性绝对化了,漠视甚至贬低了人类把握世界的其他途径和方法及其社会价值,其实质是科技万能论。


(2)“反科学”主义思潮的实质是科技悲观论。反对“唯科学主义”是合理的,但是,20世纪下半叶,西方思想界出现了一股打着“反科学主义”旗号而实质是“反科学”主义的思潮。激进的后现代主义、极端的环境保护论,都有着这一思潮的影响。这一思潮的核心观点是:科学知识是科学共同体内部成员谈判和妥协的结果,与自然无关,与真理也无关;科学应与其他文化形态一样,没有特殊的优先地位。这一思潮完全否定科学的真理性及其对社会进步的作用,实质是科技悲观论。


(3)在对“唯科学主义”的反思中要规避“反科学”主义干扰。我们在反对绝对主义的科学真理观的同时,要承认科学是具有相对真理性的知识体系;在反对把科学认识和方法视为唯一有效的把握世界的途径的同时,要承认科学认识和方法的普遍有效性;在反对在人文社会学科中机械套用自然科学方法的同时,要承认借鉴自然科学方法对于人文社会领域问题研究的价值;在反对科学技术万能论的同时,要承认科学所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社会效用。规避“反科学”主义的干扰,对于我们践行科教兴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有着重要意义。


2.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起来


(1)批评“唯科学主义”时规避“反科学”主义干扰的现实依据。一方面,当今世界的大趋势依然是现代化,其最有效的手段仍然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实质是滥用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效应。问题出在认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人类一切问题的信念上,这才是“唯科学主义”的要害。另一方面,当代中国社会最根本的任务是实现现代化,而由于中国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先天不足,因此更应强调崇尚科学。


(2)科学理性和价值理性并不是对立的。当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时,强调“价值理性”是正确的,但不能把“价值理性”与“科学理性”对立起来。“价值理性”的对立面是“工具理性”,“唯科学主义”就是一种“工具理性主义”的观点。当然,我们也不能等到把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科学技术运用中带来的负面效应重演一遍以后,再来批评“唯科学主义”。所谓“崇尚科学”,应是崇尚科学精神,而对科学的盲目的、非理性的崇拜,恰恰是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的。同时,我们还应从社会、法律、道德和哲学角度,给予科技活动以人文关怀,即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在科技活动中,以使科学技术最大限度地惠及全体人民,保证中国乃至人类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全面进步。


3.把追求“真”的研究活动与承担社会责任的价值担当结合起来


(1)科学技术研究方向的确定特别是其应用并非“与价值无涉”。长期以来,人们把科学看成仅仅是追求“真”的活动,而认为它与价值无关,或坚持“价值中立”,或提倡“为科学而科学”。在科学技术已全面而深刻地作用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之时,科学也就越来越不是中立的或者与人类价值无关的活动。从科学研究的动机、科学问题的提出、科研课题的选择,到科学假说—理论的形成和科学知识体系的建构,乃至科学理论的评价,特别是科学成果的应用等,每个环节都承载着价值因素。科学家在社会生活中也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科学家的责任问题也越来越突显出来。


(2)科学家的责任担当。科学家的责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学责任,即促进科学知识增长和科技创新的行为,应遵循科学规范和学术道德;二是社会责任,首先要把握好研究方向,使所从事的科学活动造福人类,而对具有潜在危险的研究加以限制或抵制,其次是向群众普及科技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再次是通过参与涉及科学技术研究及应用的公共事务,用科学理性影响政府的科学决策。


参考文献:



--------------------------------------------------------------------------------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