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日期:2017-08-26 浏览:682作者:陈锡喜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年第4期

[摘要] 从历史看,中国选择和平发展道路,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的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艰辛探索和不断实践逐步形成的,因而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从现实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是根据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和当今时代的主题所作的战略抉择,是根据中国现实国情和实现“中国梦”的自身要求所作的战略决定,也是发展起来的中国承担负责任大国的国际义务和确立国际形象的需要,因而具有现实的必要性。中国要始终不渝地走好和平发展道路,需要继续坚持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的发展理念,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多承担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国际责任。


[关键词] 和平发展;必然性;必要性;坚持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个大国崛起,往往伴随血腥和战争。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它将会展示出什么样的形象,对世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不仅在当前,而且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自然会引起世界高度关注,同样必然也引起当代大学生的强烈关注。


党的十八大报告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发展,把“必须坚持和平发展”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之一,并强调“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内,这是对中国道路的信念表达,对外,这是对世界的庄严承诺。


一、中国选择和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


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1](P15)这是对何谓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内涵的科学阐释。这条道路的选择,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因而它的坚持,也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1.中国选择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固有文化基因的表现,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农耕社会的实践中,形成了同其他民族交往平等相待、求同存异、崇尚和平、和睦相处的民族性格。这一民族性格,积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成了“和”的文化精神。它以“天人之和”为逻辑起点,从个体到“天下”,逐渐演绎出个人的“身心之和”,人际关系的“人伦之和”,社会关系的“秩序之和”,以及民族之间的“协和万邦”的思想。无论是儒家宣扬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家主张的“以柔克刚”,乃至墨家强调的“兼爱非攻”,都体现了这一精神。甚至专攻兵法的孙子,也启示统治者和军人:“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成为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精神来源。历尽数个朝代花巨大人力、物力、财力所建造的万里长城,其功能是用于防御;郑和下西洋行睦邻友好而没占领一寸土地,这在老殖民主义心目中是不可理喻的事。这一民族精神,是我们选择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根源。


其次,选择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的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屡遭西方列强包括后来崛起的日本军国主义野蛮入侵和奴役,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上封建统治腐朽无能,国家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世所罕见的深重苦难。因此,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中华民族近现代的两大历史性任务。要实现这两大任务,就必须对中国社会进行根本变革,其目标,包含了对和平的追求。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深知和平弥足珍贵,十分珍惜和平安定的生活。消除战争,实现和平,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迫切、最深厚的愿望。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


再次,选择和平发展道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艰辛探索和不断实践逐步形成的。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来之不易。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世界处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抗的冷战和美苏两极主宰世界的状况下,我们也始终高举和平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世纪50年代,我们提出并奉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第三世界国家中赢得了广泛的声誉。当然,我们曾经对战争的危险性作出过过于严峻的判断,也高估了世界革命的形势,因而在一段时间里,外交上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划过线,形成过支援世界革命的方针,四处出击。但即使在那时,我们也从没有向世界搞过军事扩张。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毛泽东在提出“三个世界”理论的同时,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永远不称霸强调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因此,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奉行独立力自主外交政策的坚持和发展。


2.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现实必要性


既然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必然选择,我们就没有任何理由改弦易辙。今后,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更是中国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首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是根据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和当今时代的主题所作的战略抉择。从历史上看,千百年来,大国的崛起往往都是和征伐杀戮紧密相连的。20世纪上半叶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都是由列强争夺霸权、妄图重新瓜分世界而引起的,并且都打破了原有的国际格局。然而,正是由于对两次世界大战历史教训的刻骨铭心记忆,加上战后新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和时代主题演变产生的深刻影响,使世界人民和各国大多数政治家坚信,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好世界,人民已不愿被卷入涂炭生灵的战火中。正如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指出的:“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2] “第三世界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三,是不希望战争的……美国人民、苏联人民也是不支持战争的。……还要看到,经济、科技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这种形势,无论美国、苏联、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不能不认真对待。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3] 解决和平和发展问题,对于人类共同命运来说,既具有迫切的必要性,又具有现实的可能性。进入21世纪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互联网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已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表明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一员,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机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从而不仅走出一条实现民族复兴的新路,而且与国际社会其他成员携手努力,为实现世界各国和谐相处、全球经济和谐发展、不同文明和谐进步的美好前景发挥积极作用。这已成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目标。


其次,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是根据中国现实国情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自身要求所作出的战略决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同世界的关系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但是,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只位居世界各国和独立经济体的中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并没有变。中国面临的发展任务还很艰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始终是中国的中心任务。伴随着快速发展和改革深化而凸显处理的各种社会矛盾,还得要靠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来加以化解。在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探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的世界大势下,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因此而需要较长时期的稳定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以使我们能够集中精力处理发展和改革问题。


我们党提出了通过完成“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实现“中国梦”的根本的发展战略是科学发展。而对内的和谐发展和对外的和平发展,则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平发展是中国国家战略的一部分,是中国国家发展战略和方向在对外领域的自然延伸。中国人民高度珍视和平的价值,在集中精力建设自己国家的同时,把争取良好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作为保障国家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作为外交政策的重要目标。


再次,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是发展起来的中国承担负责任大国的国际义务和确立国际形象的需要。当前的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但不确定的因素也在增多,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确定因素增加,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荡和形形色色的局部战争频繁发生,恐怖主义、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各种各样的全球问题也困扰着我们。我国发展安全问题,正面临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相互交织之中。面对这一新的状况,中国以积极负责的态度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积极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充分表明中国是从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处理问题的,是在兼顾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决定中国的发展道路的。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日趋明显,国际上人们注视中国的目光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是我们的首要责任,与此同时,中国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在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勇于承担责任,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凡是有利于和平和发展的事,中国都积极去做;凡是有害于和平和发展的事,中国都反对。坚持和平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道路,它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和帝国主义的大国“崛起”道路,它不但属于中国,也具有世界意义。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从而在世界范围内争取新的人类文明发展道路的“话语权”。


二、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加强了同各国的交流合作,深化了同各方利益的融合,推进了与各方关系的发展,推动了全球治理机制的变革,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在和平发展道路上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显著成就,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争取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的自身实力和影响力在不断增强。当前,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更加紧密,新兴力量快速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演变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实现和平发展。因此,尽管今后我国的和平发展会面临不少困难和新的挑战,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改变而只能更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而要始终不渝走好和平发展道路,我们需要:


1.继续坚持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的发展理念


中国对内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对外坚持和平发展,两个方面是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世界繁荣稳定是中国的机遇,中国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和平发展道路能不能走得通,很大程度上要看我们能不能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这就需要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努力在世界上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在中国与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开拓前进。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不可能依赖世界其他任何力量来实现现代化,否则只能成为发达国家的附庸而失去自己的独立性。但是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闭关自守也是不可能实现发展的。而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文化和社会的竞争,都不可能是“零和”博弈的,要么共赢(但赢面有大小),要么互损。在改革开发初期,中国的对外开放,主要是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但即使那时,这种帮助也不是单方面的,因为外国资金和技术拿去了丰厚的利润。今天,随着中国在经济上的体量越来越大,我们在开放发展中,更需要以争取合作发展和互利共赢为目标。


在经济上,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开放市场,按照通行的国际经贸规则,扩大市场准入,依法保护合作者权益,同时更多地走出去;要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平衡,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建立开放、公平、规范的多边贸易体制,通过磋商协作妥善处理经贸摩擦,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决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要继续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发展,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对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同舟共济而不是同舟共“挤”,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在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上,我们要积极借鉴人类文明有益成果和各国发展成功经验。譬如在应对危机和风险治理、鼓励政治参与、改善社会结构、促进生态优化等方面,其他国家有许多经验可资借鉴,但借鉴不等于照搬,照搬别人的经验与做法而导致本国陷入危机的情况,过去和现在都屡见不鲜,教训是十分惨痛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中,我们既要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又要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2.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一以贯之的基本原则。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决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我们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张正义。”[1](P47)十八大报告还指出:“中国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1](P47)


要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需要处理三个层面的关系,一是国家间关系,二是多边事务关系,三是公共外交关系。在国家间关系层面,中国需要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这里有三个领域,一是发达国家,二是周边国家,三是发展中国家。对于发达国家,中国要加强战略对话,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对于周边国家,中国要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中国要按照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佯、共同发展的原则,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效果,同时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在多边事务层面,中国将继续支持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公共外交层面上,中国将继续推进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友好往来,加强人大、政协、地方、民间团体的对外交流,加强各种人文交流,增进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夯实国家关系发展社会基础。


3.更多承担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国际责任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而所谓“和谐世界”,其前提是“不同而和”。世界文明本身具有多样性,各国发展模式也是多样化的。当今世界,不同社会制度有竞争又有合作,不同历史文明可以相互借鉴、相互交流。因此,我们将继续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的精神,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和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和发展道路多样化,尊重和维护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不干涉别国内部事务,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我们在坚持爱国主义的同时,更应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中国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坚定不移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


中国要继续加强中华文明与世界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不断增进相互了解和相互包容,既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又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对待他国文化,积极吸收、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使不同文明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中国要坚持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同时,也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永远不干涉别国内政,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将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正是为了更有效地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绝不等于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牺牲国家的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因此,中国需要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展。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而不是搞军备竞赛,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同时,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希望其他国家也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国与国才能和平相处。


我们坚信,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必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我们要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增强战略定力,更好地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结合起来,不断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和平发展带来的利益,从而不断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以沉着应对挑战,为实现“中国梦”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参考文献:



--------------------------------------------------------------------------------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5页。


[3]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7页。